第3章

第3章

 


那天,我直奔高鐵站,連夜趕回了老家。


那座木房子早已經腐朽,四處長滿了雜草,堂裡唯有我的獎狀因為奶奶小心翼翼貼滿的膠布,還殘留著痕跡。


 


奶奶……


 


我盯著墳頭那張滿是灰塵的黑白照,伸出手擦了擦,忍不住抱住墓碑,哭得稀裡哗啦。


 


將那張錄取通知書擺在她眼前。


 


「您看見了嗎?我知道,您是唯一會真心為我高興的人。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終有一天,我會功成名就,衣錦還鄉。


 


本來人活著,就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的愛意而活。


 

Advertisement


墳頭的雜草隨風飄動。


 


我知道,是您在為我祝賀。


 


九泉之下,依舊有人在愛我。


 


看見手機上近幾十條未接來電,我編輯好憋在心底近十年的心聲,發了一條短信。


 


【不論如何,我很感激你們養育我到十八歲。今後如果有困難,我會權衡利弊相助。我很好,你們不用找我了,比起活在無窮無盡的內耗和被偏愛擊敗的崩潰裡,孑然一身更適合我。】


 


然後發送一個不常用的工作號碼,徹底刪除了他們。


 


其實割舍並不難,隻要跨越過了渴望愛的那道坎,心就會硬如磐石,不會再動搖。


 


難的是徹底割裂前的鈍刀割肉,不緩不慢,撕裂又愈合,愈合又撕裂。


 


直到忍無可忍時,用力砍上一刀,再也不用忍受這樣的痛苦。


 


「奶奶,為我驕傲吧。您的孫女絕不會再往後退一步。我要一直往前走,一直走到我的人生最高點,然後平和地俯瞰曾經的一切。」


 


您也會為我高興吧。


 


這是我對你的許諾,也是給我自己的鞭笞。


 


過好屬於我自己的人生,無關任何其他人。


 


9


 


暑假兩個月,我接了幾個家教,再加上獎學金,應付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暫時綽綽有餘。


 


而沉寂了近四個月的爸媽。


 


等著我身無分文交不起學費時,和從前那樣不得不低頭回去求他們,卻遲遲沒有等到。


 


這天我和往常一樣去上課,路上卻遇見了他們,前面就是我的弟弟妹妹。


 


沒看見我之前,他們在校園裡說說笑笑闲逛,就如同每一位帶著孩子來感受高校氛圍的家長一樣。


 


看清楚是我,他們的臉色明顯僵硬,走上前生硬地遞出一張銀行卡。


 


「這幾個月一直沒看見你,那天你媽隻是說氣話。你發給我們的短信,我們也看了。什麼叫被偏愛擊潰?你出來的這些年,我們難道有虧待過你一分一毫嗎?


 


「這些是你的學費和生活費,不夠再問我們要。拿著,別再和我們怄氣了。」


 


自始至終,他們的眼睛都透過我,放在我弟妹的身上。他們四處打量,好奇地探索這座校園,找我隻是他們遊玩的附帶品。


 


「平等……物質上可能平等了吧,但精神呢?還有誰記得,我十二歲之前的生活?你們還記得奶奶嗎?那個孤零零地S在家裡的奶奶。」


 


原本我不斷說服自己,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和工作的忙碌中,隱約忘記了那些痛苦。


 


可他們又出現在我眼前,撕開我血淋淋的傷疤,訓斥我的蠻不講理,我的不近人情。


 


「你一定要這麼胡攪蠻纏嗎?」


 


他們的眼睛早已經不在我身上,隻是擔憂我弟弟妹妹單獨行動會不會危險,以及我現在的不接受擾亂了他們的參觀計劃。


 


「我們從大老遠趕過來,就是怕你沒錢沒生活費在學校裡受苦。你呢?你把我們對你的真心當什麼了?」


 


我冷笑一聲,撞開他們往前走。


 


「學校很大,再不參觀就參觀不完了。」


 


他們先愣了一會兒,反應過來以後,就像被戳破了精心包裝的面具,氣急敗壞。


 


「好!好!你就是這麼想我們的。你不要就算了,大不了從今以後,我們就當沒有你這個女兒。」


 


他們什麼時候,有過我這個女兒呢。


 


怕我沒有學費和生活費,卻是四個月後的一個下午,在校園偶遇時,對著我噓寒問暖。


 


從沒有虧待過我分毫,是說把我和奶奶像寵物一樣遺棄在家,偶爾想起來才遲遲來的零星幾筆轉賬嗎?


 


午後的風和煦,樹蔭蔽日,陽光也不刺眼。


 


我走在校園的小路上,周邊人來來往往,卻清冷得好像這世界隻有我一個人。


 


淚就從眼角滑落到懷中的課本上。


 


10


 


畢業後,從前的那些漸漸模糊。


 


我和幾個同樣貧寒的學子,開了一家自媒體工作室。


 


起初,用清大的名頭來吸引用戶粉絲。


 


積累起資本以後,就開始培育新人和新賬號。


 


拿著這些錢,我們跑遍了各個高校,專門挖掘專業對口的人才。


 


賦予他們高昂薪資,借用眾人的智慧專心致志想創意、開發新平臺。


 


後來,我們簡陋的工作室漸漸成了全國最大的自媒體企業。


 


我的錢多到十輩子也花不完。


 


但想要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產業鏈上站穩腳跟,不創新就隻有S路一條。


 


我將產業鏈從更新 App 到實體產業:生產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


 


虛擬經濟來錢快,卻隻是虛假的繁榮,對個人當然有利,對社會卻未必。


 


成為一個有用之人,財富和權勢隻是附加品,人生真正的價值體現在擔當與責任。


 


奶奶說,她希望我是一個有用之人。


 


她活在那個年代,就是因為有無數有用之人,她才不至於像她父母一樣淪落街頭,不得不成為上位者的奴隸。


 


我銘記於心。


 


然後我將產業拓展到了文化、知識付費領域,將基礎讀物和知識的價格通過其他產業支柱和政府補助支持,為消費者往下壓。


 


我不希望有人因為貧窮而沒有受教育的資格,但凡我當年沒有這個機會。


 


就絕不會頭腦清醒地走到今天。


 


因此對於教育的捐款,我毫不吝嗇。


 


錢財生不帶來,S不帶去。


 


攥在手裡沒有用,隻有用在人身上才有用。


 


漸漸地,我的事跡被人挖掘出來。


 


無數記者蜂擁而至,找關系出高價,希望得到我的獨家專訪權。


 


有很多是曾經幫助過我的人。


 


我本來不應該拒絕,可我生性孤僻,不愛活在閃光燈下。


 


曾經那樣混雜於人群之中,隻是因為不得不做。


 


現在我已經不想再受到過多的曝光和關注。


 


專注當下就夠了。


 


從前的日子,我很少去想,也竭力地控制自己忘懷。


 


「原生家庭之痛」六個字,我努力掙脫,不讓它成為我的枷鎖,而是驅使我前進的動力。


 


我不想再陷入那樣的痛苦,所以我奮力掙扎。


 


奶奶說得沒錯:隻有好好讀書,今後才有出路。


 


生活就像海洋,隻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我就是那個即將上岸的贏者,我絕不會溺亡在傷痛裡。


 


已經有一片領域是屬於我的。


 


我不用再乞求任何人的愛意來彌補空虛。


 


11


 


但一次偶然的契機,我又遇見了吳卓錫。


 


他如今蓄滿了胡子,懷裡抱著一個可愛的女娃娃。


 


他的妻子坐在一旁,滿臉愛意地看著他逗弄孩子。


 


我壓低了眼睛,掏出一頂鴨舌帽戴上。


 


或許是酸澀,也有一些遺憾。


 


可其實,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糟糕。


 


曾經真心實意愛過我的人,我愛的人,如此平淡而幸福地生活著,於我而言也是一種幸福。


 


「尊敬的旅客您好,CZ636X 次航班即將開始登機,請您前往 27 號登機口登機……」


 


我提起行李箱,轉身看了最後一眼。


 


然後離開。


 


這世上並非所有事情都能夠得償所願。


 


總有些遺憾,永遠都停留在過去。


 


時間已經凝固,唯一可以流動的隻有人。


 


如同我父母在我離開以後,撫養著我的弟弟妹妹,依舊幸福美滿地活著。


 


他們知道弟弟妹妹遠沒有我如此巨大的成就,卻沒有絲毫懊悔怨恨,依舊幸福得心滿意足。


 


絲毫不愧對於我,愧對於我奶奶。


 


他們覺得他們的人生,原本就隻有一家四口。


 


我應該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也確實無法接受。


 


卻不可能掐著他們的脖子讓他們心甘情願地跪下認錯,對我和我奶奶說對不起。


 


也沒辦法狠狠報復他們,因為他們對我和奶奶僅僅是絕情,卻沒有觸犯法律底線。


 


活在社會秩序之下的我,享受它帶給我的有序,也就不得不自覺地維持它的秩序。


 


我或許永遠都不會原諒他們對我的創傷,它就在那裡,也永遠不會原諒他們放任我奶奶孤零零地S去,無依無靠。


 


可我最終隻能釋懷,隻有釋懷了以後,深夜裡想起,才不至於窒息。


 


我要向前看了。


 


他們隻是過去。


 


12


 


他們說人在遇見從前的人和事時,就會將神智跳回到和他在一起的時光。


 


或許是今天看見了在我最脆弱時光時的同桌。


 


我又做夢回到了過去,我依舊是那個渴望父母關愛的小女孩。


 


孜孜不倦地探求如何讓他們看我一眼。


 


卻一次次地被那些細微的情節,傷得遍體鱗傷。


 


驚醒在深夜,滿頭大汗。


 


「梁佳,你早已經不是十八歲的小女孩了。為什麼還要困囿在過去?你答應奶奶的話,這麼快就忘了嗎?」


 


我捂著異常跳動的心髒,一口一口地呼氣。


 


原來童年的傷疤,不是我想要縫上,下定決心要愈合,就能夠痊愈的。


 


除了讓時光漸漸把記憶磨損,別無他法。


 


否則我就會一次又一次地看見那個無助的小女孩向我求助,一次又一次地記起奶奶咽氣的最後一刻。


 


然後哭到窒息,無論再多成就和財富,都無法填滿那巨大的黑洞。


 


我走到廁所,洗了一把臉。


 


盯著那張有細微皺紋飽含閱歷與滄桑的臉,我才能清晰地認識到,我是三十三歲,不是十八歲。


 


沒什麼好怕的。


 


?


 


?


 


13


 


我推掉手頭的所有工作,歷經三天三夜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地方。


 


隻有她,才能撫平我心底的傷疤。


 


靠近時,好像能看見她在對著我笑。


 


說:佳佳,奶奶相信你。


 


我絕不會再退回到過去。


 


「奶奶,您說我是懸崖上的紫荊花,我以為是因為我的一切都搖搖欲墜。但後來我知道,您是在告訴我:懸崖上的紫荊花也是紫荊花。


 


「您是我此生摯愛之人,您說的兩句話,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好好讀書與好好活著。人隻要懷著希望與智慧努力向前, 總有一天能衝破原以為永遠都走不出的黑暗世界。


 


「畢竟有時候世事就是如此難料, 你以為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消散的東西。可能又會在某個未知的明天,出現在眼前。


 


「我無法言表我對您的感激和愛意,您養活了我,又賜予了我一條新的生命。我隻能保證,這條新生命它會一直跳動, 直到我的人生結束。


 


「安息,奶奶。我還會來看您的。我會更加堅韌,更加強大。


 


「更加幸福。」


 


落日的餘暉打在奶奶黑白的照片上,卻在熠熠生輝。


 


一位不幸的人,孕育了一位幸福的人。


 


她將愛意傳遞給我, 我緊握著它, 處於黑暗、處於低谷、處於絕望之時, 握緊這一抹光亮,然後往上爬, 一直往上爬。


 


無數次我在這場旅途中跌倒, 卻堅信:總有一天, 不幸會終止在將來。


 


「再見, 奶奶。」


 


其實有時候恨意與難平的消散如此簡單,隻需要用愛意填滿。


 


後來我親眼看見自己資助的孩子從貧窮怯懦變得富裕自強, 我的產業為社會提供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 我所帶領的科研團隊開闢的新型技術便利了千家萬戶。


 


我走上了一條利己利他的道路,逆襲的故事被寫進書裡, 流傳在大街小巷。


 


他們都說我是一個奇跡。


 


隻有我知道,這奇跡並不神奇, 它的背後滿是傷疤。


 


卻在獲得國家頒布的最高慈善獎時, 看見我父母第一次給我的那個號碼發來一條短信, 約我見一面。


 


地點在曾經那家麻辣小龍蝦店,店主已經換了很多家,卻依舊在賣小龍蝦。


 


同樣的地點, 那一年我被遷怒卻無能為力。


 


這一年, 他們突然醒悟, 聲淚俱下地向我道歉, 抱歉他們差點毀掉一個如此仁慈、偉大之人。


 


車子開進了一個地下洞口,裡面停滿了汽車,而上面還有幾十層樓。


 


「我走」甚至連我的弟弟妹妹看我的眼神也變成欽佩與崇拜。


 


可其實,犯下過錯之人,絕不會在多年以後突然幡然醒悟。


 


事實是,他們被網上和街頭誇耀我的言論而牽引, 被那些批判我的原生家庭惡毒的攻擊所震動。


 


於是開始思考, 他們是不是確實錯了。


 


卻也不是真正地認錯。


 


我早已經不需要了。


 


「你們該道歉的對象不是我,而是那一年,孤苦伶仃的老人和孩子。」


 


偏愛有理由, 可一旦形成就沒有了理由。人的心很復雜, 愛與不愛都取決於他是否願意。


 


有些愛意並非乞求就能得到,除了勸誡自己往前走,一直往前走, 別無他法。


 


當走到盡頭再也看不見從前時,我們就逃脫了。


 


走出店門口的那一刻,陽光照在我的臉上。


 


我覺得溫暖和煦。


 


(完)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