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字體大小: - 18 +

  ……


  次日,天未亮,崔桃就在廚房忙活了一陣。在王四娘和萍兒聞到香味兒迷迷糊糊起身,正揉眼睛的時候,崔桃已經提著食盒離開開封府了。


  韓琦剛起身更衣完畢,就聽張昌回稟說崔桃來了。


  韓琦還以為崔桃睡一覺後,發現了什麼重要的線索,立刻來側堂見她,卻見她正擺著早飯在桌上。


  飯菜倒是簡單,一樣蔥油餅,一樣是瓶兒菜碎焖小蝦圓,數這道菜聞著香鮮,滿屋子都飄著它的香味兒。


  碗裡的湯很清亮,上頭飄著香蔥碎,湯匙撥開之後,可見白如雪的豆腐塊,切碎的瓶兒菜,還有金黃色的小蝦圓。


  湯極鮮,為蝦殼熬成,要越熬越清亮,等到完全清透的時候才撈去蝦殼的。


  豆腐塊極嫩,小蝦圓是在蝦肉圓裡加了花椒鹽和火腿烹炸而成後,並著瓶兒菜碎一起入湯,小火慢慢悶燉。


  便是胃口不好的人,都難抵御這道菜的誘惑,老人和孩子隻怕是會更愛吃,不油不膩,有葷有素,看似素淡地燉在一起,卻能香得你覺著醉了。孩子愛肉,順便吃了菜,對身體好。老人偏愛素淡,然其中的葷肉也不膩人,切得碎爛也好克化,吃下了也能給身子添勁兒。


  韓琦讓崔桃跟他一起用,他知道崔桃這麼趕早給他送飯,肯定沒來得及吃。


  二人用飯時,皆食不言。


  吃完後,崔桃忙問韓琦味道怎麼樣?


  “最好的手藝。”


  韓琦親自給崔桃端一杯荔枝膏水來,讓她下次別這樣折騰地為他備飯。


  “便是美味,也不貪,你能多睡會兒便好。”


  韓琦伸手理了一下崔桃耳邊的碎發,顯然是路上來得急,發絲都跑亂了。

Advertisement


  “少睡會兒算什麼,我還能為你咣咣撞大牆呢。”崔桃熱情表白韓琦道。


  她知道韓琦為幹屍案的事情,心情不大好,這種時候正就是需要她表現的時候。


  倆人的相處之道就是這樣,要在對方最需要你的時候,體現出你可以被對方需要的狀態。感情要彼此形成依賴,才會促成牢不可破的關系。從喜歡、親密、愛,到至死不渝,每一個感情等級的遞增,都要經歷風雨捶打,努力相處而來。


  “我看你這腦袋不夠硬,還是別請撞牆了。”韓琦用手輕拍了一下崔桃腦袋,嘴上說讓她別說這類胡話,眼底卻鋪滿了感動。


  “六郎會為我做到什麼?”崔桃隨口一問。


  “你會知道的。”


  韓琦隨即帶崔桃去辦正事,王釗那便也得了消息,大家就在陳留李家匯合。


  李朝樂從昨晚聽說韓琦派人上門詢問起蔡連枝的事兒後,便坐立難安,一晚上都沒睡,人一直在正堂徘徊。李家的幾個兒子也跟著李朝樂一起犯愁。


  這會兒熬到了早上,終於聽到韓琦造訪的消息。他們也算是終於忐忑到頭了,等著被判‘死刑’。


  李朝樂一見韓琦,便行大禮,哀戚戚地道歉,懊悔地解釋經過。


  “都怪我不好,我言詞重了,才令她賭氣去了大佛寺。說是祈福,其實是我們夫妻間怄氣。去年秋天我見她竟還賭氣沒一點動靜,便覺得奇怪,派人去問,方知她當時在大佛寺小住了三月後就走了,可人卻一直沒有回家啊。


  我以為她還是賭氣嚇唬我,便又等了幾月,直至年底快過年了,我見人還沒回來,才知情形不對,四處打聽也不知人在哪兒。我怕此事報給韓推官會被追責,便一直瞞著沒敢說。”


  崔桃帶著王四娘和萍兒在李家後院打聽了一番,大致情況確實符合李朝樂所言的那樣。崔桃還把當年倆人賭氣冷戰真正原因,也都盤問出來了。


  李朝樂剛剛一句話掠過,說是因為家中小事,實則是李朝樂見韓琦一直沒訂親,還是饞著韓琦這塊‘肥肉’。


  李朝樂的女兒李二娘比起她大姐李大娘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一見韓琦便誤了終身,害了相思,愣是從胖圓的身材消瘦得纖纖玲瓏。她總覺得自己以前沒被韓琦瞧上,是因為容貌不夠好,如今她容貌賽過她大姐李大娘十倍,她就覺得自己有可能了,該求一個機會,便整日跟李朝樂哭鬧。


  李朝樂便明知韓琦如今為官級較高,李家女兒的身份有點難配上他,韓琦當初也明確拒絕過。可終究是心裡存著妄念,加上李二娘的連番哭鬧遊說,李朝樂聽多了,便覺得真有點道理,惹得他又開始做夢了。


  李朝樂便敦促蔡連枝再去跟韓琦說一說,哪怕不做正妻也可以考慮。蔡連枝卻不願開這個口了,當初她犯糊塗傷了跟外甥的感情,她自己都沒臉再見,聽李朝樂還不死心,便跟他吵了起來,因此才鬧著去大佛寺‘守喪’。


  韓琦聞得這些,臉色異樣陰沉,便不管李朝樂如何道歉,都沒再看他一眼。


  賬隨後清算,先緊著查案。


  崔桃和韓琦隨後抵達大佛寺,詢問當年蔡連枝離開的情況。確系如李朝樂所言,蔡連枝在大佛寺住了三月後就正常地離開,與她一同走的有兩名陪同她來寺廟禮佛的婆子。


  但跟女幹屍一同身亡的卻不是兩名婆子,而是兩名男子。


  因為時隔久遠,相關人員都不太記得當年更多的事情,難獲得更多線索,一時間案子艱難,難有更多的進展。


  崔桃和韓琦隻能先回京,再重新梳理案情經過,看看是否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崔桃也重查了三遍幹屍的情況,並且進一步確認了女幹屍的身份確系為蔡連枝。方廚娘說蔡連枝小時候右腿曾摔過。崔桃通過查看幹屍的腿骨,也確認了這一點。但三具幹屍的致死原因仍然難確定,窒息、中毒、溺亡等所有不會造成外傷的致死原因都有可能。


  又過了五日後,案子還沒頭緒。


  ……


  常言道“夜路走多了能遇見鬼”,這護發露賣多了也能遇到挑事的。


  今天鋪子裡就來一挑事的男子,聲稱用了鋪子裡的護發露之後,禿得很徹底。


  說著,男子就摘下帽子,露出一整個油光锃亮的禿頭。


  王四娘和萍兒瞧見這一幕都驚呆了,彼此互看一眼,都在對方的眼神中找到了同感。


  要說她們老大——崔娘子,那是真真厲害啊。之前還說,這護發露使用情況再壞,最多不過是讓人禿頭,如今這禿頭就來了。


  神預測,厲害賽神仙!


  經這男子一鬧,鋪子裡原本要買護發露的客人都紛紛收回了自己準備付錢的手,改為圍觀。


  一瞧這男子就很胡攪蠻纏,王四娘脾氣暴躁地罵他找茬惹事,惹得禿頭男子不服氣地跟他爭辯,引來更多百姓圍觀。


  萍兒則忙在旁好言相勸,柔聲道:“我們鋪子的護發露用過的都說好,怎麼偏偏就郎君用了就禿頭了呢?郎君可按照我們的說法,輕輕塗抹在發上,於一炷香後清洗?”


  “廢話,我還能把塗腦袋上燒了不成?我不管別人用的怎麼好,反正我用了,好好地塗了,然後就徹底地禿了!你們說怎麼辦吧!”男子暴躁地吼道。


  “這怎麼可能呢,正常人用都不會有問題。”萍兒被男子吼得眼眶紅了,還是堅持認為自家的護發露沒問題。


  “你什麼意思?你說我不是正常人麼?你這人會不會說話,還他娘的不如你旁邊那個醜娘子會說話呢!”男子更加暴躁的嘶吼,被萍兒的說話方式氣個半死,隨即他就回身,低下他锃亮的腦袋瓜兒給眾人瞧,“大家看看,都幫忙看看,我這腦袋上還有一根頭發沒有?”


  圍觀的眾人見狀,都伸長脖子湊前仔細看。哎呦,可真是,這位郎君的腦袋瓜兒比有些娘子的臉蛋子還細膩,溜溜光,锃锃亮,真真是一根頭發看不見。


  “沒有!”


  “沒有!”


  “沒有!”


  ……


  眾人紛紛附和。


  “沒——有!”一名八歲的男孩,踮腳特仔細地看了這男子的腦殼,從前到後,從左到右,然後用超級響亮的嗓音,落後於眾人附和聲,悠長且聲脆地喊了出來。


  禿頭男子:“……”


  一臉無奈地看了男孩一眼,轉即就把怒火撒向王四娘和萍兒。


  “看看看,所有人都瞧見了,我腦袋上現在一根頭發都沒有!”禿頭男子提及這點,就暴躁。


  王四娘和萍兒一看這事兒她們處理不了了,再鬧下去,整個汴京城以為她們家護發露不好用,那就太慘了。這生意才做了一個月,她們掙錢的癮才剛起來。


  崔桃隨後就被王四娘和萍兒急急地請了過來。


  禿頭男子打量一眼崔桃,豔羨的目光在崔桃烏黑亮澤的發髻上停留了片刻,便憤憤地質問崔桃:“你就是這鋪子的掌櫃?”


  “嗯,是。”崔桃笑著應一聲。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禿頭男子見崔桃的態度還算不錯,跟她身後那兩個伙計比起來,簡直好太多。


  禿頭男子這才氣消了些,指著自己的禿頭,問崔桃怎麼辦,“就是用了你家的護發露,我現在一根都發都不剩了。”


  崔桃請禿頭男子低頭,讓她看看他頭的情況。


  崔桃的目光在禿頭男子整個光滑的頭部掃視一圈後,蹙起眉頭,口氣頗為同情地問詢禿頭男子。


  “原來就挺禿的吧?”

熱門推薦

我的鄰家哥哥

我的鄰家哥哥

"和小奶狗貼身熱舞的時候,接到了賀挺的電話。 我扯謊說在寫論文。 他冷笑一聲。 「DJ 聲都快把我耳朵震聾了,你寫的哪門子論文?說實話,別讓我問第二遍。」 「酒吧。」 他咬牙切齒道。 「乖乖等著,老子親自來接你。"

現代言情

聽見王妃死遁後

聽見王妃死遁後

"我是王爺寵愛的妾室,卻能聽見了王妃與系統的對話。 系統說王妃攻略失敗,打算讓她死遁一段時間,等王爺後悔莫及,追妻火葬場。 可她死她的,並不妨礙王爺繼續鑽我被窩。 等我三年抱倆,榮登端景王繼妃之位。 王妃回來了,人也瘋得更厲害了。"

古裝言情

鄭女記

鄭女記

"兖州侯魏璋有一寡嫂,名喚相宜。 她曾陪魏璋於落魄起家。 魏璋發跡後,也從未厭棄她。 世人笑她家世不顯,魏璋便給她賜貴姓,造聲勢。 她體弱偏寒,魏璋便攻下洛邑,為她擲千金建造暖宮。 她一句不願再嫁與旁人。 就讓魏璋當眾放話,隻要他還在一日,嫂嫂永遠都是魏家的大夫人。"

古裝言情

我的兒子是攻略文男主

我的兒子是攻略文男主

"兒子帶女友回家那天,我特意準備了 1000001 元見面禮。 正要將紅包遞給女生時,我眼前飄過彈幕。 【扣死了,首富家見面禮就這?打發乞丐呢。】 【女寶衝,可不要慣著這老娘們,不然日後嫁進去會受盡欺負。】 下一秒,沒等我弄明白,那個百萬挑一的紅包被扔到了地上。"

現代言情